第三十四章。婚事。
三年的时间,林如海从正三品的翰林,变成了正二品的翰林大学士。因为他本就是皇上的人,所以对于这种升官速度,京中的朝臣们并不觉奇怪。毕竟,谁都明白,若是不想重用,皇上不会无端的将人从苏州调过来。
从一颗暗棋变为明子之后,林如海反而安全了不少。京中重地,天子脚下,还没有人会胆大妄为到对重臣出手。悬在头上的一柄刀终于被撤走,林如海这些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
而在黛玉七岁那一年的生辰,林如海悬着的另一半心,也稳稳的落了地——经过三年调养,贾敏又一次有了身孕,在二月十二的花朝节这一天,贾敏平安诞下了麟儿。虽然产后出血,日后不能再孕,但到底母子平安,林家也总算是有后了。
因为一双儿女都生在花朝节,林如海深觉这幼子是借着长女的福气才来的,于是便将为幼子取名的重任交给了黛玉。黛玉虽然年方七岁,却颇有文采,幼弟五行缺土,苦思冥想了几日,黛玉方才定下了一个“玹”字。至此,林家新出生的小少爷便被命名为林玹玉。
女儿终于为林家生下了男孩,贾母也终于放了心。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徐氏并没有禀明贾母。只是这些年王氏御下愈发严苛,简直到了违背贾府祖训的地步。贾母冷眼瞧着,少不得要出手打压一二。
再加上迎春之事,王夫人便算是和贾母杠上了。安庆重孝,即使王夫人还管理着贾家的内务,贾母也丝毫没有将她放在眼里。她本不是苛待媳妇之人,只是王氏委实过分,若非看在王家和迎春的份上,贾母又如何弄容她放肆。
除了王夫人,贾母还有一件烦心事,那件事便是关于她的长孙贾珠。
按说贾珠身为荣国府长孙,虽然日后未必能承袭爵位,可是他自己很是争气,小小年纪便考上了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年初的时候,贾珠又被直接被圣上任命为正五品六科给事中,与其父贾政同级。
而她的孙儿又是那般的清俊温文,这样的家事人品,京中愿意与之结亲的人本应当数不胜数。可是偏偏拖到了贾珠十八岁,却依旧没有娶亲。而贾母给他身边放了两个通房丫鬟,贾珠居然也一个都不沾染,只当她们是丫鬟使唤便罢了。
贾母心中暗自焦急,也曾托了几个相熟的老姐们相看,只是相看出来的人不是家世太低,就是品貌不良,直气得贾母在多年的老姐妹面前砸了杯子。
末了,还是与她年少交好,性子又最是直爽的同为八公之家老太君的牛夫人向贾母说清了事情的原委。
这京中世家嫡女自幼被精细养大,自然是要联姻用的。荣国府虽然是钟鸣鼎食之家,贾珠也是前途不可限量之辈,但是他母族的身份却是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的。东平郡王府当年兵败,全府殉国,可是圣上却一直为徐府保存着“东平”这个封号。
当年的一场旧事太过惨烈,又太过蹊跷,安庆折损了最骁勇善战的骠骑将军和最尊贵的大长公主。而是他们的遗孤却逃了出来,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京中诸人还是不相信这件事情就会这么简简单单的过去。
作为东平局王府仅存的男丁,在世家眼中,贾珠就像是走在悬崖的边缘,一步登天抑或是永堕深渊尚且没有定论。而在尘埃落定之前,他们是没有必要为了那半数的可能,搭上一个自家精心培养的女儿,甚至是自己一家的。
换言之,不是没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与贾珠,而是在圣上和忠顺王爷的对弈未见胜负之前,盛京中的所有世家都不愿意贸然站队。
贾母听了牛夫人的一席话,最终只能一声叹息,为贾珠说亲的事情,也只得暂且这样搁置下去了。
和贾珠的婚事困难相比,媛春的亲事却当真算得上是被媒人踏破门槛了。安庆贵女年满十四便需要入宫选秀,媛春作为公府之女,自然在选秀之列。为此,贾母还忐忑了多日。
须知自己这个孙女出生之时,儿媳为了避开那“凤命”的元月元日,生生将这孩子在腹中憋了一日,险些母女都出事,如今孙女小选,贾母还当真怕她会被选中。到时元姐儿进了宫,一生孤苦不说,贾家也势必是烈火烹油、不得长久之势。
等到了选秀尘埃落定那一日,还真的有人去荣国府宣旨。在贾母心口狂跳,惴惴不安之时,却听见了皇帝册封媛春为倾珑郡主的旨意。
倾珑谐音青龙,青龙司东方,又为东平郡王府的图腾。媛春受此封号,乃是多年以来,皇帝第一次将这桩旧案再摆在明面上。
皇帝册封郡主的旨意一出,便有朝臣出言反对,认为贾家媛春被册封为郡主,这与礼不合。皇帝却是一声冷笑,亲自为媛春写好册封丹书,对朝臣缓缓道:“明瑞宜公主,朕之亲妹也。倾珑郡主,朕之外甥也。朕之家事,诸君有何不满?”
圣上骤然冷下的脸让朝臣一惊——太平的日子过得太久了,久到他们险些就忘了这位上位之初的雷霆手段了。更何况只是一个郡主封号而已,只是一个女儿家而已,在场的朝臣心里一哆嗦,再无人敢忤逆圣上。